建筑工程学院
“建童心港湾,筑友爱黎明”基层服务实践团开展“七彩假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三)
殷玉娟2025年07月17日 12:05

7月8日上午9点,黎明社区活动中心传来阵阵欢快的歌声,“建童心港湾,筑友爱黎明”基层服务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正在开展第三期主题活动——“垃圾分类歌”舞蹈教学。社区儿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艺术体验课。

活动伊始,志愿者王鹏权站在舞蹈室门口,亲切地向孩子们叮嘱:“舞蹈室需要我们共同爱护,请大家脱鞋后有序进入,保持整洁。”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响应,自觉排成两队,一个个踮着脚尖,像小鸟般轻盈地跳进舞蹈室,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1 志愿者进行环保舞蹈教学

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志愿者精心设计了三个教学阶段。首先播放《垃圾分类歌》教学视频,动感的节奏、鲜艳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视频中,四个卡通垃圾桶随着音乐起舞,生动演绎垃圾分类知识。随后,志愿者们将2分钟的舞蹈分解成8个基础动作,采用“示范-模仿-纠正的渐进式教学方法,由志愿者邹梦琪在前排领舞,其他志愿者分散在孩子中间进行一对一指导。

2 小朋友们跟练舞蹈

“可回收垃圾,蓝色欢迎你;有害垃圾,红色警示你...”朗朗上口的歌词配合形象的动作设计,让孩子们在短短半小时内就掌握了舞蹈要领。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特别注重知识点的强化,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分别代表四类垃圾桶。每组轮流上台表演,由志愿者评委从动作标准度、节奏感和团队配合三个方面打分。有的小朋友因为动作特别标准,被推选为小组领舞;有的小朋友虽然起初有些害羞,但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完美完成了表演。

3 小朋友代表领舞

活动结束时已近中午,但孩子们的热情丝毫未减。不少孩子还在哼唱着歌曲的旋律,有很多小朋友边走边比划着刚学会的动作,显然已经把垃圾分类的要领牢牢记在了心里。这场寓教于乐的舞蹈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了快乐,更将环保的种子悄悄播撒进了他们纯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