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在成航科技园报告厅举办以“擎时代精神,听五老故事,立强国之志,做奋斗青年”为主题的读懂中国活动。学院特邀退休教授、原电子工程系主任林训超担任主讲人,通过个人奋斗史与国家发展史的交融讲述,为100余名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了一场跨越四十年的时代精神课。
在讲座中,林训超书记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主线,结合个人双学位教育背景与四十年职教生涯,系统梳理了中国发展历程:通过1840年后的屈辱史与1921年建党、1949年建国、1978年改革开放等关键节点对比,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艰辛历程;以家庭收入增长百倍、社会物资从票证供应到全球商品、国家工业品从稀缺到"中国制造"的跨越,诠释改革开放的民生巨变;通过也门撤侨事件对比与成都航院升格历程,揭示国家强盛与个人尊严的深刻关联,最终落脚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物质精神协调、和平发展”的内涵解读,寄语青年学子传承“九易其稿熬夜攻坚”的奋斗精神,在航空强国征程中书写技能报国的青春答卷。

图1
林训超书记讲课
在互动环节,林训超书记围绕学生提问展开深度对话。针对“如何坚守人生方向”的追问,他以自身经历诠释:“信念是罗盘,毅力是引擎,就像我当年边兼职边攻读双学位。”谈及“五老精神传承”,他讲述老教师王明德带出全国冠军团队的故事,指出“奉献不是口号,是实训室里熬红的双眼”。面对职教学子的职业困惑,他以校友张泰军从技校生到大国工匠的蜕变为例,强调“把每个零件做到极致,就是通往强国的航路”。简短有力的回答数次赢得掌声,其中有同学表示:“强国之志不是远方,就在此刻校准的每一个职业坐标里。”

图2
全体合影
这场融合历史纵深与职业情怀的思政课,不仅让入党积极分子们读懂了中国道路的根基与方向,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火种——正如林训超书记所言:“当每个零件都镌刻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的翅膀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学院后续也将持续开展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后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