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三下乡”活动精神,7月12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驿路书香,文化传韵”实践团正式赴龙泉驿区图书馆三馆(总馆、芦溪河分馆、怡和新城24小时图书馆)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推动书香型社会建设,深入基层文化阵地,为图书馆提供切实帮助,提升其服务效率与环境品质。
服务启动前,团队指导教师王琼苓于7月9日组织全体成员开展专项能力建设培训。培训紧扣《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要求,系统讲授此次活动的项目内容、服务规范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王琼苓老师特别强调要结合学校职业教育特色,鼓励队员们将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创新服务形式,为文化振兴增添专业元素和职业特色。参训队员表示,此次培训既提升了标准化服务能力,又激发了专业赋能的创新思维,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

团队培训
7月11日,学校举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仪式,15支专项服务队集体受命出征。原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熊熙在动员讲话中指出:“要将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他勉励队员们秉持“知行合一”的精神,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服务,为文化振兴贡献青春智慧。熊校长的讲话极大鼓舞了团队士气,队员们郑重宣誓承诺,将以专业态度践行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出征仪式与团队合影
7月12日,服务队分三路进驻服务站点,正式开展两大类服务项目:场馆基础志愿服务、暑期公益文化课堂。在场馆服务中,志愿者们热情为读者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书籍,耐心解答各类问题;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图书整理、上架,维护馆内整洁有序的阅读环境,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行,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暑期公益课堂也将由志愿者们担任主讲人,在场馆专业人员培训下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为少年儿童们带来涵盖知识拓展、能力培养与兴趣启蒙的多元化成长体验,共同提供一个集学习、实践与交流于一体的公益平台。


团队驻馆开展服务
借助系统培训和实战演练,实践队正在致力于探索标准化服务流程与特色化创新方案,保障图书馆基础运行效能提升,打造电子工程学院文化服务品牌,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振兴举措提供思路,展现了新时代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