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航空交通运输赛道高职组圆满落幕。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无人机产业学院师生团队在与全国90支代表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高职1组平行组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在两次复评中均以第一的成绩最终荣获金奖,并成功晋级排位赛。

颁奖现场
系统备战,锤炼精湛技能。自三月组队起,团队便踏上不断自我推翻与重建的艰辛历程。最初方案偏重技术展示,缺乏实战根基。在观摩陆军演练时,专家指出系统在强电磁干扰和多机协同延迟等方面的致命缺陷,团队毅然决定推倒重来。为解决穿越机图传不稳、地形扫描精度不足等难题,4名成员日夜调试参数、反复排查。方案文稿修改超过50版,废稿堆叠近半人高,每一版都刻录着痛苦的自我否定与突破。
实战训练在极端条件下锤炼团队韧性。七月高温,地表超50℃,队员在烈日下坚持测试无人机性能,飞手蓝雨晨中暑呕吐后仍坚持训练。团队还设置了切断图传信号、临时更改任务等“魔鬼”情景模拟,锻造队员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一次次失败带来沉重压力,但无人言弃。
协同攻关在分歧与协作中推动成长。负责硬件、软件与战术规划的同学常因专业视角不同激烈争论。指导老师张嘉麟、王玺鉴引导他们基于同一实战标准思考、验证,最终达成最优解。备赛期间,队员面临考试、证书考核、求职等多重压力,有人带病坚持,有人在病房研读技术文档,凭借“不让战友独战”的信念,无人掉队。

比赛现场
产教融合淬炼真金,推动项目从“学生作品”向“准实战系统”蜕变。团队主动走出校门,赴中航无人机等企业调研。工程师指出初版图像传输方案抗干扰不足等缺陷,促使团队以“工程师”和“战士”视角重塑系统。陆军演练见学更让团队感受到战场对通信、侦察的零容忍要求,据此重构通信链路,优化识别算法,确保系统解决真实痛点。
校院两级构筑坚强后盾。专家顾问团由院领导牵头,定期开展“大会诊”,从技术指标到答辩细节精准把关。学校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响应设备采购、场地协调等需求,提供全方位后勤保障。校院领导多次亲临鼓劲,缓解赛前焦虑,赋予团队强大精神动力。
回首历程,艰辛已成最宝贵财富。金奖承载无数跌倒又爬起的故事,是对所有付出者最好的回报,展现出同学们扎实的基本素质、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也见证了成航师生团结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下一步,团队将再接再厉,把大赛标准与实战要求融入日常育训全过程,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