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供应链管理学院“美育乡情 草编一夏”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下称“服务队”),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梨花街社区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活动期间,服务队聚焦柏合草编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系列行动深度挖掘其文化价值,以青春力量助力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指尖学艺:感悟草编技艺魅力
草编课堂里,服务队紧跟草编孃孃的步骤,将看似普通的麦草,经搓、编、织、贴、剪,逐渐制作成冰箱贴、杯垫等精美物件。从手法生疏到熟练操作,每一步都凝聚着专注与耐心。当成品诞生,队员们的成就感与对草编技艺的敬畏感一同涌上心头,深刻体会到传统技艺里蕴含的匠心。

学习草编基本编织技法
对话匠人:聆听传承坚守故事
采访草编孃孃是实践里最触动人心的环节。看着嬢嬢们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穿梭于麦草间,转眼编出精巧作品,队员们惊叹不已。交流中,聆听嬢嬢们讲述草编的往昔辉煌与传承不易——从儿时观摩长辈编织,到自己接力守护,草编早已成为乡情的寄托,嬢嬢们说,这份对传统的热爱从未改变。队员们由此明白,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对文化的坚守与深情。
采访现场
直播赋能:拓宽非遗传播维度
服务队创新采用新媒体直播形式,打造“草编手作直播专场”。镜头前,队员们一边演示草编编织技艺,一边讲解草编文化内涵,既展现传统技艺魅力,又贴合网络传播节奏,让柏合草编从线下走向线上,为这一非遗技艺开辟了数字化传播新窗口与新路径,吸引了更多人关注。
直播现场
童趣传承:携手孩童编织草编梦
实践期间,服务队还面向社区小朋友开展了趣味草编课堂。队员们化身“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草编里的文化密码”,从认识麦草,到学习基础技法。孩子们从手忙脚乱到渐入佳境,用草条编出各式小图案,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非遗魅力,让草编传承的种子悄然播撒进童真世界。

趣味课堂现场
文创赋能:激活非遗创新活力
服务队同时积极为柏合草编注入新活力,围绕冰箱贴、杯垫、摆件等日常物件,融入现代审美设计,推动草编走进生活。其中,将蛐蛐笼与拐拐辫创意结合而成的“便携花篮”,将中国结与草编搭配而成的“葫芦挂件”,兼具传统韵味与时尚感,让古老草编“潮”了起来,为柏合草编应用开辟了新的场景。

文创作品展示
此次暑期实践,服务队通过古街寻史、与匠人对话、学习草编技艺、开展直播、打造趣味课堂以及制作文创作品,深度触摸柏合草编非遗脉络。未来,服务队将继续深耕,用青春力量讲好草编故事,让柏合草编这一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让非遗传承之路因青年参与而愈发宽广 。
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