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职工| 校友| 家长| OA| English| 旧版入口

【四川日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多元共育德技并修人才 强力服务航空强国建设

日期:2022-10-16 11:07:00  文:  图:  审核:  编辑:曹潮   访问量:

媒体链接:

四川日报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成都航院”)源于航空、依托航空、服务航空,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航空报国、技术强军”为使命,秉承“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的精神,面向国家航空强国建设,贯彻四川省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制造强省建设部署要求,服务成都市“一核、一极、多点”的航空产业布局,致力于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航空人才,奋力为实现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成航力量”。 

     

  融入产业办专业 专业产业共成长 

  成都航院按照“规划指导、型号跟踪、技术牵引、超前设置、量产供给”的专业建设要求,紧跟航空装备型号工程研制需要与产业技术发展,集聚校企优质资源,建设高水平航空专业集群,确保专业建设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实现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契合。 

  在具体实践中,成都航院精准对接航空产业发展,超前设置专业,同步开展人才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供给与歼10、歼20、翼龙无人机、飞机发动机等航空装备重点型号量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根据航空装备型号工程研制需要与产业技术发展,适时开办了航空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装配调试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等10余个航空急需专业,依托航空产业链全面布局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确保人才培养链和产业技术链与岗位群的全面对接。 

  同时,成都航院聚集校企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共建高水平专业(群),成立了院士领衔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航空特级专家为产业学院特聘院长、翼龙总设计师为专业群带头人、技能大师为兼职教师,建设国家、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专家+名师”领衔的专兼结合“双师”教师团队。紧跟航空产业技术发展,联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无人机公司”),携手瑞典海克斯康、瑞士GF等国际知名企业,在航空新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合作共建一批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具有一流技术水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以“成飞”为代表的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学校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打造以飞行器制造技术、空中乘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为核心专业引领的三大航空专业群,全面覆盖“航空制造—航空运营—航空维修”产业技术链,建成全国同类院校航空专业齐全、实力强劲的特色航空专业集群,实现专业结构与航空产业结构高度契合。 

    

  联合企业促创新 产教科教两融合 

  成都航院深度对接四川省航空产业,积极融入区域发展。航空产业是技术、人才和资本集聚化程度高的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来解决。对此,成都航院坚持融合发展,构建“产教、科教”融合办学格局,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职业教育理论,以“文化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为合作新理念,采取“建立组织、走进园区、搭建平台”的举措,实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共进共促,形成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成都航院与“成飞”在2006年就发起成立产学研合作发展组织,近年来,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联合头部企业、地方高校发起成立人才育训组织、科技创新组织、产业发展组织等7个产学研合作组织,打造融合发展生态圈,以章程制度规范组织运行,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开放融合发展格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对建设航空强国、打造航空强省的发展机遇,2020年,成都航院与成都新都区签订建设航空产教园区项目协议,走进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办学,联合“成飞”、新都区政府共建航空产教园区,打造四川航空产业技能人才育训高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服务航空头部企业产能外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与航空头部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成都航院还与“成飞”共建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学院、与“中航无人机公司”共建无人机产业学院、与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航空维修产业学院等协同育人平台。此外,还与“成飞”“中航无人机公司”等头部企业和智能制造国际知名企业共同搭建了四川省模具产业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面向无人机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12个技术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同时,成都航院积极建立校企人才双向交流、互兼互聘机制,构筑技能大师成长通道,校企共建由全国技术能手和技能大师领衔的飞机钣金、数控加工等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传承与创新。 

    

  创新模式做思政系统集成育新人 

  成都航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按照“教学有模式,育人有范式”的思路,受飞机集成制造启迪,应用系统理论,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系统工程,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架构了“融入航空报国精神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集成育人模式”,致力于培养思想素质好、身心素质好、文化素质好,职业素养优,专业能力强的“三好一优一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融入航空报国精神的“航空报国、技术立身,追求卓越、文化成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服务、促进发展”人才教育观和思政工作系统集成观为指导,通过主渠道主阵地融为“一体”,形成文化素质教育和学生事务服务“两翼”助力,实施全员育人与队伍建设、全程育人与养成教育、全方位育人与课内外活动“三全”策略,打造政治铸魂、思想导航、道德引领、文化陶冶、服务发展“五工程”,系统推进融入航空报国精神的“十育人”,构建了系统集成的“1235A”育人模式,破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碎片化问题。“十育人”通过将《航空概论》设为公选课,开展航模赛训和走进航空企业等实践活动,让航企成为学生实习与思政教育“双基地”;设航空文化专栏,打造航空馆,举办航空科技文化节;与航企开展党团共建,成立航模队、成飞俱乐部,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厚植学生心底。 

  为破解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不畅、协同性不够的问题,成都航院通过思政教师主导、辅导员指导、专业教师表率、管理服务人员保障,形成全员协同机制。以主课堂为基础、课外活动实践为关键、生活园区为补充和网络延伸,形成全过程协同机制。通过教育教学正面教导、管理言传身教、服务潜移默化,优势互补,形成全方位协同机制。校企链、家校链、校军链和校社链“四链”耦合,健全多元协同机制。 

  通过融入产业设置建设专业,构建多元融合办学格局,架构系统集成育人模式,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培养了大批具有“忠诚祖国、奉献祖国”品质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5年,成都航院为国家重大航空型号工程研制和生产输送了1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教练邵志永,全国技术能手白强,全国三八红旗手、探月工程优秀个人孟庆微,“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吴诗翼,天府工匠周树强,“四川省最美女大学生”胡方雨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