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历:冯文全,8604班,1990年毕业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本科。曾任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务处处长,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处长。现任北航青岛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90年,20岁的冯文全在成都航空工业学校的毕业典礼上立下了誓言,要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破浪前行。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保送踏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始了他的求学和以后教学、科研生涯。
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冯文全教授从未停下脚步。他曾担任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务处处长,以及工信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处长。他还曾是北航卫星导航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管理办公室国际交流培训中心主任,参与了北航卫星导航的重大项目。
2010年,他更是担任北航青岛研究院院长,深入研究卫星通信与导航。
在科研方面,冯教授主导了200多项项目,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14项专利。他的努力也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包括国防技术发明奖和中国卫星导航科技进步奖。
如今,他不仅是一名博士生导师,还是多个专业组织和学会的高级会员或委员,用他的知识和经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人。
冯文全教授始终坚持着他年轻时的梦想,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心,梦想就能变为现实,而路,总是为有心人铺设。只要有激情和毅力,就一定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C919:从图纸到蓝天,一段中国航空人的情感历程
2023年夏天的北京,雨后的空气清新而湿润,天空布满了厚厚的云层,使得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柔和的灰色之中。
街道上的水坑还未完全干涤,反射着斑驳的光影,在北航的大门口,冯教授已经在那里等待。他与八年前相比,多了几分沉稳和成熟,少了些许青春的轻盈。他的头发已经有了些许白发,眼角也出现了深深的鱼尾纹,但那双明亮的眼睛依然充满了热情和智慧。
一件简洁的白色衬衫,搭配深蓝色的西裤,给人一种学者的气质。看到我们,他微微一笑,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询问了近况,并表示很高兴再次见面。
冯教授带领我们走进北航的校园,那里的建筑与绿植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感觉。经过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坪后,我们来到了一个现代化的会议室。
冯教授坐在长型会议桌的一端,他的眼神专注而平和,仿佛此刻,世界的喧嚣都已远去,只剩下对话和思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八年”他轻抚额前的白发,微笑道,“这八年,我从北航到工信部,再回北航,如今又是合肥研究院的院长。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
他的声音平稳而充满底气,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出口的。“近年来,国家对航空航天的重视日益加深。无论是航空还是航天,都有了显著的进展。这些,都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我们科研人员的追求。”面对冯教授,我深感他不仅是学者与管理者,更是一个充满责任与使命的人。他的坚定与执着,令人深受感动
“国家在近几年对航空航天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从航空角度来看,从建筑机到运输机等等,各类型号的飞机不断地推出。”他接着说:“从航天方面来说,我们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论是中高轨、高轨卫星,还是深空探测和探月,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些都是国家战略需要,也是我们作为科研人员应该去追求的目标。”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今年对于所有成航人来说,都是值得骄傲的一年。C919的首航,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指标的实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国家意志的体现。我记得当年温总理说,他最大的希望是看到中国有自己的大飞机,在中国的蓝天上翱翔。今年,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说到这里,冯教授的眼神明亮了起来,他的手轻轻拍了拍桌面,仿佛在为这一刻的到来而感到自豪。
“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他最后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让他们能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目标和人生追求。”
我深感冯教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和管理者,更是一名具有深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让人不由得为之感动和敬仰。
冯文全(右)
420厂、发动机叶片与1990年的世界杯
“我们都是天空中的一颗星,寻找自己的方向。”1970年,当“长征”一号携带“东方红”一号卫星冲破天际,冯文全在四川成都降生。他成长在那个航空航天事业逐梦的年代,每一个天空中的飞跃都激发了他的梦想。
冯文全回忆道:“1986年,我面临选择,但对航空的热爱让我选择了中专,与成航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眼中闪烁着对那个时代的怀念,“成航的学风骄人,我们都为了梦想而努力。”
“成航给了我太多,”冯教授开始了他的回忆,声音中带着一种深沉而又温暖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能够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地方。那里的老师们都非常优秀,他们不仅有深厚的学识,还有一颗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的心。这些都让我记忆犹新。”
他如数家珍地回忆起了那些年学过的课程,特别是那些为学生默默付出的老师们,他说:“赵世云老师的幽默,刘志华老师的关心,王海春老师的远见,都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他继续说:“成航的实习实训内容非常丰富,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这种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实践性的教育方式,让我在成航形成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好了道路。”
他笑着说:“记得在420厂实习时,我们贴发动机叶片,那种成就感,至今难忘。”这种实践经验为他后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冯文全在学业上的出色表现并没有让他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他说:“我在成航的第一年就被选为学习委员,后来又成为了班长。”他的领导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他说:“那段时间,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更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
冯教授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豪和认同。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在回忆中重新找回了那份年轻时的热情和梦想。
回忆起那些年的课余时光,冯教授说:“我们用自己组装的电视机看1990年的世界杯,那种快乐,简单而又真挚。”他不仅热爱观看体育比赛,更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都是他释放青春的方式。
南斯拉夫事件触动的冯文全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就是不断学习。” 从成航到北航,冯文全的学术之旅充满了坚持与热情。
1990年9月,冯文全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心中满怀期待:“既然有机会上大学,那就好好读吧,能读到哪儿就是哪儿。” 北航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学术追求,从学生干部到辅导员,从社会实践到深入研究,他的脚步从未停歇。
“成航的基础,北航的平台”,这是冯文全学术生涯的两大支柱。他坚信学无止境,不仅在北航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还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航空航天项目相结合。1999年,当美国战机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时,冯文全的爱国情怀被深深触动,他更加坚定地投身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发表了30余篇研究论文,并获得了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而在管理岗位上,他仍然保持对学术的热爱,长期从事卫星通信与测控、卫星综合测试与仿真、卫星导航等领域的研究。
冯文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主讲的通信电路原理课程深受好评,培养了4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10余名博士生。他总是告诫学生:“对第一份工作不要过于挑剔,先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再选择工作。但一旦确定,就要坚持下去。”
冯文全的人生哲学并不是空谈,而是通过他的每一步行动展现出来的。他说:“读书、科研、带学生,包括从事一些管理工作,都很自然,就没想过要离开。” 他的人生,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鹰,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八年前,我们听到了冯文全对成航的深情告白,对学术的热爱。如今,他更多地谈及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他认真地说,“这八年来,我深入研究了教育方法,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提到了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以及他们对教育的看法。他说,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一个民族的未来。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冯文全还谈到了自己的学生,他说,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作为教育者,他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有梦想,有毅力,总有一天,你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深情地说。
“教育不是填鸭,而是点燃火焰。”
从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到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向,冯文全都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成航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组织协调方面。这些经验在我后来的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冯文全教授强调,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行政工作,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他说:“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不断地适应变化,需要不断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
冯文全教授还特别提到了成航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作用。他说:“成航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时非常宝贵的财富。”
他认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验,去总结经验,去修正错误。”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必须明确的。”
冯文全直言不讳地说:“学生一代比一代强,但也更加功利。教育不再是单纯地知识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自我探索。” 这种观点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成果,也是推动教育不断改革的原因。
他建议成航可以在教育改革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创新。“我认为成航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我记得在2015年10月份,我有幸代表校友会在成航五十周年大会上发言。”冯教授的声音略带激动,“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刻,我站在那里,看着座无虚席的会场,心中充满了感激和自豪。”
他顿了顿,然后继续:“现在,我们正为成航六十周年的校庆做准备。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校庆,能够更好地凝聚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成航的历史和传统。”
冯教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和希望。“作为北京校友会的会长,我深知校友是学校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份财富,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责任和使命感。“我特别感谢母校的支持。在校友会换届的时候,陈小红书记还特意带队来到北京,这让我们深感荣幸和骄傲。”
冯教授的话语渐渐变得激昂起来。“我还记得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四川调研期间,也专程到了我们学校。他对成航的办学给予了非常高的认可,这让我们深感鼓舞。”
冯文全对母校成航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他建议:“成航应该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这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同时,也要利用合作企业和购买的飞机等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他进一步提出,成航应该与北航、南航等院校合作,取长补短,以全面和多元的方式培养学生。 “我希望成航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结合得更加紧密,以培养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学生。”
灰蒙天空中的一丝蓝天
转眼间,与冯教授的访谈已经到了尾声。尽管仅仅一个小时的交流,但在这一小时里,我们跟随冯教授走过了他的学术之路,也感受到了他对成航的深深情愫
“虽然时间很短,但我很高兴能够和你们分享我的故事和经历。”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一种对母校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感激。在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的坚持,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一个校友的深情。
他带着期待的目光说:“我希望,通过北京分会的平台,我们能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为成航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冯文全教授说,成立北京分会是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所有校友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当我们走到校门口时,冯教授与采访团队成员进行了简短的告别。没有太多的言语,此时的天空,虽然仍是一片灰蒙,但在云层的缝隙中,可以隐约看到一丝蓝天。这仿佛预示着,尽管现在还有些许的困难和阴霾,但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这也似乎与冯教授对成航学子的期望相呼应,他希望他们能够在学术的道路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文:张雅婷
图:冯文全
审核:刘逸舲、林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