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今天是:
大思政格局下育心育德育人网络工程的创新与实践


案例简介: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心向阳光、健康启航”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宗旨,积极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独辟蹊径,创新适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力图建设网络心理育人平台,实施育心育德育人的网络工程,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深入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从而切实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凝聚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共识,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 实施背景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广阔前景和重要性。他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办学方向,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3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并将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支撑,高职学生在校三年的职业教育中,除了夯实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提升综合素质能力,还应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时代的构成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教育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网络平台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和控制日益增强,加之后疫情时代的冲击,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如何结合好网络开展好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一个重要命题。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充分发挥航空类院校丰富的红色基因资源和爱国情怀,依托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整合学校教育教学优质资源,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发展与预防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基于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培育“心向阳光、健康启航”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积极推进网络思政工作,不断创新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建设网络心理育人平台,实施育心育德育人网络工程,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要做法

1.传承航空精神,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网络矩阵

学校积极探索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具有航空职业教育特色的“1235A”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航空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为目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整体上建立“学校总体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二级学院落实、师生全员参与”的育人运行机制,把准教育教学的大方向,创新心理育人视角,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助力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积极打造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网络矩阵,基本形成了以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易班发展中心”“全媒体中心”为主阵地,各二级学院的微信、抖音等公众平台为辐射的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新媒体思政+心理”网络矩阵,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实效性。

2.遵循成长发展规律,精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体系

学校成立了两个小组,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培育大思政格局下网络心理育人工作者。建立了两支队伍,一支队伍由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兼职心理教师组成、一支队伍由二级学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兼任的兼职心理教师组成,培育具备核心网络意识形态胜任力的“协同型工作队伍”。设立了校学生会心理部、院学生会心理部和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自助互助网格化组织,开展三级心理活动,构建起“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危机干预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为学生“线上+线下”无缝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可行的平台。


图1:精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格化体系


3.解决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361°”咨询服务体系

一是“准全天候在线”状态,做好咨询服务即时响应。开发心理咨询预约系统“掌上成航”,学生可随时通过手机操作预约心理咨询,既拓展了咨询预约的渠道,消除了学生的病耻感,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二是心理健康服务多途径预约、多形式开展。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点、“一站式”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咨询预约站点以及各二级学院心理工作站点设立心理预约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预约,及时响应学生所需,做到“点对点”心理服务。

三是开发“树洞故事会”网络品牌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向学生公布“树洞故事会”邮箱,学生可以通过E-mail的方式发送心理困惑问题,通过老师的解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线下咨询。

四是定期开放网络心理咨询室“心灵港湾”。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定制不同主题与类型的网络心理咨询室“心灵港湾”,学生在预约后可不用现身线下心理咨询室,线上即可享受网络心理咨询,以其不公开、方便及保护隐私性等优势吸引更多有病耻感的学生来进行网络心理咨询。与线下陶冶情操的阅读角、放松身心的游戏器具、缓解压力的音乐按摩椅、开展个体咨询的独立空间相得益彰,打出心理健康保卫“组合拳”。

图2:“361°”咨询服务体系


4.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六支撑”危机干预网格体系

一是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通过使用UPI、SCL-90量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测试、心理健康档案建档和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工作。从2015年开始,学校作为教育部心理测评软件使用试点院校,8年来分别对每一届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

二是搭建心理健康智慧系统。将涉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大数据如心理普查结果及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并通过定期的心理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发挥互联网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监控预警作用。

三是加强网格化的危机干预培训。每年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建立重点学生档案,针对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宿舍管理人员四级人员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分层分类培训,进一步完善危机干预制度和危机干预措施,对因心理危机影响学业的学生在复学后对其进行复学评估及跟踪观察和辅导。

四是做好危机事件处理。心理教师电话坚持24小时畅通在线,可第一时间向有紧急需要的同学提供快速、便利的心理疏导帮助。对有较严重心理不适学生,及时干预与转介。实施心理危机事件处理网络系统申报制,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

五是多层级网格化体系全覆盖。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立心理联络站,由宿舍管理员定期汇报学生在宿舍的心理动态,应对学生在宿舍发生的突发心理危机情况。由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学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师或外聘相关有资质的人员入驻社区心理辅导站,针对重点关注学生开展心理帮扶,做到一生一策,制定可行的跟踪帮扶计划。班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主题班会,依托心理委员、辅导员、寝室长等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关怀、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

六是建立“家-校-医”云端联动机制。开通“家长云端课堂”,普及相关心理健康保健常识,赢得家长的配合与合作。在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期教育、实施干预与后期追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院发挥主导作用,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家长及时进行家长访谈,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家庭积极配合,开设医院的“绿色通道”,保障学生及时就医,获得正规医院的医生专业支持,从而实现学生转危为安,保证生命安全底线。

图3:“六支撑”危机干预网格体系


5.挖掘网络育人元素,拓展线上平台育人效能

开设线上心理健康选修课,学生通过在教务系统选修相应课程来学习专业的心理知识,对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公共必修课是一个补充,鼓励心理学爱好者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性开发了高职学生职业倾向测评软件,从2014级开始开展学生职业倾向测评,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有意识地形成职业意识。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举办线上心理主题讲座,通过在线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学生和家长掌握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借助“成航学工”“成航心育”立体化的网络育人平台,定期推送宣传科普文章,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更有效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图片、短视频、优秀网文等作品形式实现网络育人的功能。通过举办“园艺健心”“阅读健心”“运动健心”“观影健心”等一系列健心活动,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分享及感悟进行线上展示,激发了同学对于参加心理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在网络上举办“最美微笑”“我的李焕英”母亲节、“最美心理委员”等线上评选活动,以投票方式进行网络评比和宣传,增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三、 主要成效及经验

1.丰富心理育人平台,育人实效显著

“新媒体思政+心理”网络矩阵拓展了心理育人的高度、宽度和温度,产生了可推广、可示范的育人效应。在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双高”建设的在校生、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均在96%以上,这也为多角度立体化提升心理育人的实效性提供一定的视角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育人相融合,助力了学校《融入航空报国精神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集成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22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融入航空报国精神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定向士官军政素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四川省2021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全育人”视域下的航空工程类专业育人的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四川省2021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创新心理育人方式,打通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

近五年来,通过新生心理普查、个别访谈等全员、全过程、全的方式,主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平时对有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对1200余名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许多学生缓解、克服了心理障碍;通过定期危机排查、及时追踪和监控个体,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了心理危机突发事件40余起促进了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卓有成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高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和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2013年,两度被评为全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13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机构称号(全国仅6所高职高专院校荣膺)。

(作者:蒋晓敏、陈媛媛、吴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