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机构设置>>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详细内容

副院长何龙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11-28

11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教学质量提升月”系列活动之“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副校长何龙出席会议,教务处副处长张文祥、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志军主持。

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

何龙强调,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底气和信心。一要勇于直面社会热点问题,将其融入教学,让学生体会思政课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要善于运用来自新闻、历史故事等各方面的鲜活案例阐释抽象理论,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三要巧妙渗透文化、历史、社会现象等丰富多样的素材,为教学增添色彩,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四要学会运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打破思政课可能存在的沉闷印象,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五要结合校本研究及行业样态,扎根本校实际和行业特点,使思政课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

何龙副校长讲话

张志军指出,全体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思政课的“时”“势”“事”,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作说明,明确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问题意识等三种关键能力。历史思维使教师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思政课的重要性,汲取历史经验,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辩证思维则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意识让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关注学生的困惑和社会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强调,思政课建设要与时俱进,教师要根据时代变化更新教学思路和内容,同时要充分掌握国际国内大事,将其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

张志军院长讲话

此外,教研室主任围绕“如何提升本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主题发言,相关教师针对思政课教学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版权所有 (C) 2019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 邮编:610100   蜀ICP 备05026981号
建议使用IE浏览器 分辨率136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