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我部邀请龙泉驿区法院走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将法院庭审搬进课堂,通过现场观摩创新教学手段,将法律知识与真实案例结合起来,寓学于案,寓教于判,使同学们更直观地认识法律,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思维能力。
下午2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庄重严肃,龙泉驿区法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巡回审判庭座无虚席,法庭庭长、书记员、当事双方律师在庭审席就座,160多位师生作为群众现场旁听。随着庭长法槌敲下,“冷俊工伤赔偿”一案审理开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辩诉,庭长依据法律条例进行调解,要求双方合作,一同去社保部门领取一次性伤残就业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而非由公司方支付该款项。冷俊所主张的后期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因还未实际发生不予处理,案件受理费各自负担。
庭审结束后,庭长根据到场师生的要求解释了诉讼的流程和申诉的基本知识,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当事双方的律师还解答了学生提出细节问题。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吉更克古同学在庭审结束后感触颇多,深切表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真正的司法审判,庭审中对每个细节的严格要求,控辩双方严密的举证、质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绝大多数同学是第一次旁听法院庭审,觉得受益匪浅。他们感受到法庭的庄严,见识到法律的严谨。庭长伏诗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同学们在旁听过程中遵守法庭纪律,主动提问表示赞赏,他说“每一个公民具备法律知识、建立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法治教育上开了个好头,校地协同育人值得肯定。”
为做好本次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为每位同学印发了案例资料,提出具体的要求。创新多元化思政课教学手段,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有获得感,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是思政课教师们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