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鲁宏勋——航空报国、精益求精

发布时间:2025-06-18 来源:

鲁宏勋在军工大院长大,198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空空导弹研究院技校钳工专业。他凭借绘画和航模制作基础,在机械结构和工程制图上无师自通。从技校钳工到数控专家,鲁宏勋克服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的不足,通过上夜大、自学等方式,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7种操作系统,为后续的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在数控机床上编出导弹院第一个加工程序,干出第一个数控加工零件。

鲁宏勋不断挑战自我,接手过导弹结构最为复杂的部件加工任务。该部件有上百个大小不等、相交或相贯的孔,精度要求极高,加工周期长。他尝试新刀具、新技术,改进工序,将十道精加工工序压缩到三道,还让多台设备能加工该零件,缩短加工周期两个半月。他还曾对“万向支架外框”外商提供的工序进行改装,将11道加工工序缩短为一次装夹完成,提高加工效率三倍,增强产品质量一致性。在天线加工中,他自行设置工装,使加工效率提高四倍多。他以把导弹设计图纸上的部件完美变成实际装机部件为目标,对待每个零件都像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力求做到最好。鲁宏勋将自己的工作视为快乐的事情,30多年来默默奉献于空空导弹事业,承担起为导弹装“眼睛”的重任,为我国空空导弹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成功作出突出贡献。

鲁宏勋不仅自己技术精湛,还带领“鲁宏勋班”成为高技术工人的“梦之队”。他连续三届担任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教练,在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指导选手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他注重培养年轻技术工人,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承下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是鲁宏勋对自己的要求,正是这朴实的信念、踏实的实践带领着他一直成长和成才,最终成为拥有精湛技艺的大国工匠,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实践的精神。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
邮编:610100
邮箱:bgs@cap.edu.cn
电话:028-88459369 88459301 8845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