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是原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航空一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航空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航空报国”的不朽丰碑。
2012年11月25日,在我国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完成着舰起降试验仅十几个小时后,航空工业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却永远离开了。“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罗阳勇于担当,毅然担起了沈飞公司掌门人的重任,他以“十个统筹”指导企业发展,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增长。他把军机研制生产作为最大的目标,“十一五”时期,完成了多个型号新机首飞和设计定型,实现了国家战略工程项目的重大突破和生产能力的新突破,开创了沈飞产业新局面。
罗阳十分注重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实现了无图制造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推动了我国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快速进步。
在研发的关键时期,罗阳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签发总经理令,成立现场工作组,强化生产计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亲自与相关单位签订“责任状”。在管理期间,罗阳提出“恪尽职守、不负重托”的责任理念,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型号攻坚决战,推动军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仍一直高强度工作,对工作高度负责,为航空工业的发展慢慢奉献。献身航空三十载,罗阳的初心从未改变:“我们最大的追求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国的先进战机能够早日装备部队,使我国的国防工业能够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心系国家振兴和企业发展,始终把航空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罗阳三十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奏唱了一曲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他留下的“罗阳精神”——航空报国的爱国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敬业奉献的担当精神,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