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洪家光
技校小伙成为“最年轻发动机专家”,成功突破西方封锁
源自:网易新闻 2020-06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各个领域的实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关的成果。比如在工业方面,尽管我国起步得比较晚,但是在自身不断地努力下,慢慢也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在现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那些兢兢业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与奉献。
说到了我国在工业方面的发展,不能不提其中的航空航天领域,大家都知道,“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大心病。出现这样的心病,不仅是因为制造该发动机需要很高的科技含量,我国的技术还受到了外国的封锁。
面对西方的野蛮封锁,我国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依然敢于迎着重重困难,逆风而上,积极依靠自己的努力,以积累自己的力量,力求冲破西方的一道道封锁。为了突破外国的封锁,我国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着,为了这个目标奋斗在第一线,从未言弃。
其中有一个辽宁小伙,正是奋斗中的一员,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技术积累,在外国的一道道封锁之下,努力地缩短了航空发动机滚轮上的精度,成功地从0.008毫米缩短到了0.003毫米,冲破了西方的恶意封锁,也因此获得了相应的荣誉。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冲破西方封锁的时候,他才39岁,是我国最年轻的一位发动机专家,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工匠”。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贡献,我国才在这一领域,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
这位年少有为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名字叫“洪家光”他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拮据,因此他从小就懂得了自强,也拥有一颗努力改变困境的上进心,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懂事的他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想法,所以在他初中毕业之后,为了学习一门未来谋生的手艺,他选择进入了技校。
他明白,未来的路只有靠自己去走,自强的他,即使是在职业学院中就读,洪家光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成绩优异的他,被分配到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因为自己曾经流淌过的汗水,他与航空发动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该企业后,他依然很努力,并且十分的好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积极地向老师傅讨教学习,在不断地相关知识积累下,他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在一步一步向上攀岩的过程中,之后他成为了劳模孟宪新的助手,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也丝毫没有怠慢。
在该企业工作期间,他接到了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没有一个人敢接手,但洪家光却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加工发动机上的核心叶片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洪家光接下之后,决心要把这一技术给攻克下来。为了这个目标,他开始了不断地研究,不辞辛苦,几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4个小时以上。
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实践中专心地摸索,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去改善,终于在十几天后,成功把这一个难题给突破了。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可以说,许多高学历工程师都没办法对这一技术难题进行突破。
突破了这一难题之后,洪家光又在金刚石滚轮上成功突破了许多的技术加工难题,而这些技术也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国家专利,并为国家创出了上亿的价值。取得了灿烂成绩的他,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厚报酬,单是日薪就能买下一辆小汽车,而这也是他该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