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方文墨:为了民族和国家在话语权上有一部分分量

发布时间:2023-06-25 来源:

【大国工匠】方文墨

为了民族和国家在话语权上有一部分分量

来源:央视财经 文章链接:机床商务网 2017年03月

在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车间里,33岁的钳工方文墨,蒙着眼睛站在机床前,不靠眼睛,纯粹凭手感,他到底能加工出一件怎样的产品呢?

工件精度达到千分之三 他比教科书还厉害

方文墨的徒弟赵志臣:我真服了,三分之一道(千分之三毫米),你让我们这些长眼睛的怎么整?!

工件的精度达到千分之三,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相信的奇迹。因为根据教科书所说:人的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千分之十毫米。也就是说,方文墨即便在蒙眼的状态下,加工精度也比教科书提高了将近三倍。千分之三毫米的精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加工精度。这个精度,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命名为“文墨”精度。

在徒弟和同行眼中,方文墨就是一个奇才:一名普通工人要晋升为技师,一般需要24年,但方文墨只用了6年。25岁的他,拿到了钳工高职业等级;26岁,他参加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钳工名;29岁,他成为中国航空工业年轻的技能专家。这一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方文墨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常人难以承受的苦干精神。

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中国航空工业技能专家方文墨:我家三代都是“沈飞”人,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造飞机,实现我的航空梦。

方文墨生于1984年,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沈飞”集团公司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创建早、规模大的现代化歼击机设计、制造基地,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从小就生活在“沈飞大家庭”里,受父母长辈们耳濡目染的熏陶,幼小的方文墨心里早早地种下了报国强军的航空梦。

方文墨:所以小的时候就很希望,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天天做飞机,给祖国制造这种战机。

方文墨的妈妈:有的时候就是有那个废品的活,给他拿来叫他玩一玩。等他长大了以后,长到能有四年级的时候吧,他就叫我,教他那个量具,他说妈妈你测完的活,我也跟着你测,等到六年级的时候,咱俩几乎测的,就差千分之几,他压线也压得比较准了。

从小就与飞机零部件接缘的方文墨,16岁时,在家人的支持下,报考了“沈飞”技校,而且选择的工种,是难度很大的钳工。

方文墨:钳工是所有工种里头,很少接触于机械加工的,这么一个工种,主要是以手来用道具,来加工零件,你们是不用看刻度,干活的,所有都是凭手感去干,当时给自己的冲击,也是比较大的。

可一开始学钳工,方文墨就遇到了难题:他身高1米88,体重200来斤,身高比工作台高了将近1倍,不少老师傅都说,像这样的高大身材压根不适合做钳工,更别提成为出色的钳工了;但方文墨偏不信这个理,他一边认真上课学习,一边利用空闲时间钻研钳工技术。看见儿子如此痴迷,方文墨的父亲在家专门给他做了一个练习锉刀的工作台,方文墨只要在家,就蹲着马步,弯着腰,一前一后,用锉刀在原料上来回磨,练习自己的手感。

由于长时间听锉刀来回摩擦的刺耳声音,方文墨甚至出现了生理性呕吐。

方文墨:家里我也是独生子女,练习非常苦,像我们的手,手上会起血泡,是大泡上面,落了一个小泡。

就在年轻的方文墨刻苦学艺的时候,五百多公里外的哈尔滨,秦世俊和父亲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哈飞”和“沈飞”是中国航空工业在东北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厂,一直以来技术工人都是通过本单位技工学校和师徒间的传帮带培养。2003年,19岁的方文墨,以全班的成绩从沈飞技校毕业后,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方文墨:就是分配到一个沈飞民用品厂,而且造的是卷烟机,当时落差非常大。一个卷烟机、一个飞机,虽然两个名词比较像,但是产品差别太多了,所以当时也想,是不是这个航空梦就破了?从事不了造飞机的活了?

母亲安慰方文墨:“你好好干,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方文墨打起精神来到了卷烟厂上班,好不容易拜认了当时手艺好的一个师傅,师傅却又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连着三个月用锉刀磨原料。

正常情况下,一名钳工一年要换十几把锉刀,但方文墨一年竟然换了200把锉刀,有几次,甚至把锉刀生生地磨断了。

“人刀合一”是方文墨的目标,他用双手赋予了零件温度与生命。3个月后,他终于和师傅接手一批加工军用航空零部件的活,这让方文墨兴奋不已。

进入军工制造业,终于圆了方文墨儿时航空梦。从此之后,他更是百般投入,把每一次加工零部件都当作比赛来对待。2006年,方文墨次参加了“沈飞”公司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一举拿下了青年组名。

方文墨:手脚发冷,脑袋冒汗,因为很紧张,毕竟身边是自己师傅辈的,师爷辈的,还有刚进厂的,师兄弟去比赛。所以当时也是有惊无险,把这个零部件很的,就获得了整个沈飞公司的,青年组的名。

次比赛就拿了个,而且这还是在“沈飞”公司1万多员工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大赛结束后,方文墨根据大赛的经验,发现自己虽然技术过硬,但有些理论知识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在加工一些比较复杂的零部件时,还看不太懂图纸,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瓶颈。

方文墨:当时也是报了沈阳航空大学的本科和专科,晚上去夜大学习,是这样的。

就在“沈飞”公司的方文墨遇到业务瓶颈时,“哈飞”公司的秦世俊同样面临提高技能水平的问题。在学习加工一些带有三维立体图形的复杂零部件时,秦世俊连比带划,费了大半天,也很难完全弄明白这三维立体图是怎么回事?父亲站在一旁看见后,转身在厨房里拿来一个土豆,按照书上的零部件结构,把土豆加工成一个实物三维立体图,再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加工经验,耐心细致地跟儿子讲解。

方文墨:为了我们整个民族,包括整个国家,在的话语权上,能有一部分分量的地方。所有“沈飞”人,包括我的家里人,祖孙三代人,所有的梦,都是在这。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
邮编:610100
邮箱:bgs@cap.edu.cn
电话:028-88459369 88459301 8845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