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十三次会议分组讨论意见汇总
一、新校区建设方面:
1、新区住房如何解决?新区车补如何补助?建议给交通补助及误餐补助。
2、学院新校区建设应加快。
3、关于新区建设,应为倒计时,要跑步进入,不然后果影响太大,我们很担心。
4、新区建设问题,我们非常关注,08年9月份新生要入住,进度能保证吗?
5、又快又好地完成龙泉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确保08年9月能入住新生。
6、新区建设人员投入欠缺,不能按期完成会严重影响学院发展,让职工了解新区建设进度。
7、加强新区建设进度等校务公开,民主进程,校园网信息格式要改进。对提案要有反馈意见。
8、新区建设不是很理想,动作不快,对学院发展还是有影响,希望能拿出切实的办法,9月份能入住。
9、新区的步子还是迈得不够快,发展过程中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学校规模不大,必须尽快发展。
10、希望新区前期准备要及早动手,否则太被动,学校应有一个方案,有什么打算: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用人机制、配套改革。
二、教育教学、人事分配制度及其他工作管理方面:
1、学院应在如何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留住和吸引人才上多做工作。
2、今后几年要加强示范性建设的力度,使学院建设能尽快上新台阶,同时,加强激励机制的制定,使学院教职工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学院发展的主要因素。
3、对财务报告中支出部份总有其它支出,有些还数目比较较大,以后尽量减少这种模糊支出。
4、2007年也是我院承担的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项目的开局之年,建设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完成了年度任务。就目前情况而言,某些工作有待改进和加强,如: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沟通,以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调整和出台相应人事分配制度和管理激励机制,调动和激发职工参与示范性建设的积极性,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新教师引进力度,解决教学、示范性建设人力资源紧张的矛盾。
5、2007年是学院建设进程中跨越的一年,是学院国家示范性建设的起点,在今后学院将面临更艰巨的工作任务,就目前情况来看还应在这些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一是如何激励全院教职工积极投身于学院示范性建设中,而不是仍停留在某些层面上,二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做好用好人、留住人的工作,三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中,做好监控和管理工作,四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应加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6、关于食品城人员费用,其他支出费用较高,不知如何支出?
7、加紧辅导员队伍建设,尽快起动新的模式,争取学院政策支持,这是学院的重要事情。
8、加快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水平、能力要提高,责任心要加强,要提高工作效率。
9、人事制度改革,责、权、利应分明。
10、学院管理部门希统筹安排,不要让教学口做许多重复工作。
11、工作要有计划性,不要搞突击。
12、为提高办事效率,部门办事找部门,不要都找领导。
13、教代会代表所提议的某些涉及学院发展建议,教代会应纳入议程,反馈意见,以增强教职工的参政意识,以免流于形式。
14、后勤、机关、实习工厂的同志近几年逐步退休较为集中,许多岗位的骨干将出现缺口,工作交替将出现青黄不接,应做好交替补充,如临时由退休职工暂时补缺。后勤、机关人员的费用学院解决,工厂人员的费用如何解决。
15、学生到龙泉实习工厂实习,应属异地实习,辅导员应带队、跟班,要么尽可能多抽时间到实习现场负责相互联系,因当前实习工厂场地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学生下厂实习不仅是学技能,要求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又要融合技能的学习。
16、实习工厂集中反映以下情况:
(1)从实训基地的长期稳步的发展出发,从培训实习学生对今后社会的实际需要着手,实习工厂领导班子建设,岗位设置,特别是人员配置,望学院统筹考虑。
(2)从目前实习工厂现有职工人数上看,对安排学生实习应差不多,但距实习教学的目标,是有差距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现的人员构成不相适应,无论文化水平,自身技能,专业对口都存在问题。
后续人员的配备、稳定是问题,要有相应的措施政策,总之要留得住人。
需要加强内涵建设,调整、补充、健全机构人员,为确保实习教学,生产技能的延续与提高,实习教学--生产要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员工轮岗,方能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动手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以达到学生综合能力,总之,要有激励机制。
(3)根据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安排的对实习教师进行相应对口的系统培训,循序渐进的进行理论培训,师资技能培训,若靠实习工厂自身力量进行,这方面的人才欠缺,统一安排重视程度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4)对那些在技术上过硬,业务精,动手能力强的骨干,要培养成各种带头人,同时要有激励与竞争机制,让职工有奔头,安得下心,留得住人。
(5)实习工厂现有机器设备大多陈旧老化,是有数量,欠质量,演练可以,要加工产品存在一些问题,望学院增加投入。
17、报告中关于后勤、机关的内容太少,职工代表意见必须要有回复,不能走过场。
三、办实事及职工福利方面:
1、学院教职工退休享受航空待遇,应有一个统一的连续的政策,如:95%、100%、,希望学院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2、教学口享受教师待遇,不应只体现在教师节那天,还应有其他体现,如“岗位津贴”等。
3、2007年课时津贴287万元,2008年课时津贴315万元,预算数增长不大,用于改革力度不够。
4、适度增加教职工待遇,提高教职工积极性,加大奖惩力度,新机制引进一些对高职教育热爱,学校特别需要的人才,采取特别的政策。
5、关于住房政策,学校制订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各有所得,但居住在6、7、8、9栋职工有无相应的政策?
6、为了改善民生,学校职工(在岗)津贴可否增加,有两年未变了。
7、离休职工生活补贴较高了,在职和退休何时提高有无这方面可能性?
8、适当给教职工增加物价涨价补贴。
9、青年教职工许多没有住宅,房补又买不起房,新区是否可计划开发一些职工住宅。
10、示范建设教师激励机制尚未构建,对示范建设不利,希望学校重视,并提高到足够的位置上。
11、学院的发展有的方面侧重教学口可以理解,但从职工收入分配看,后勤、机关、实习工厂的职工与教学口职工收入差距较大,造成这些部门新进职工不安心本职工作,有条件时就离岗或辞职,留不住人,学院内部分配机制的改革,应将这部份职工纳入,有差距望不能太大。
12、新校区上班应尽量解决职工交通问题。
13、应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职工待遇。
14、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是不是实质性的多关心一些,学校有困难,但福利条件还是应涨点儿,物价上涨那么多。
15、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问题涉及切身利益,希望能在今年之内有一个结果,材料价格上涨很快,当然学院很重视,但要有结果。
16、机关、后勤职工待遇,目前差距较大,2007年人均收入43187元,很多同志没有达到。希望机关、后勤收入能达到教学口平均水平的75%。
17、现人员老化,新进人员可能只有采用新机制,学校应研究这个问题,后勤面临非常具体,现工资是最低标准,年终给予一定奖励。
二OO八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