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处
首页 - 部门介绍 - 业务范围 - 管理职能 - 最新公告 - 机构设置 - 办事指南 - 办事流程 - 主要制度 - 法规园地 - 宣传教育 - 文档下载 - 联系方式
     您好!欢迎访问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 返回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法规园地    
春节如何预防一些流行疾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2日  来源:  

   俗话说:“百草回芽,百病易发”,春天是一个好发病的季节,好多老毛病都容易在春季复发,幼儿的许多传染性疾病也易在春天流行,如流脑、腮腺炎、水痘等。如何防止春季传染病的发生,那就要了解传染病的特性和预防措施。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症状:以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为其主要表现。

潜伏期:流脑潜伏期2--7天,短则数小时,长者10天。

流脑的病原体: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菌对寒冷、干燥、高温和日光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可灭活。

传播途径:该病的传播方式脑膜炎球菌随病人和病原携带者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传播给易感者。由于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开始排菌,临床症状出现后病原菌随咳嗽、喷嚏而排出,恢复期尚有10--20%的人排菌,故而是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中约67%为健康带菌者,由于广泛存在于人群中,活动自由,是主要的传染源。

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有发病,但通常以1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及时接种流脑疫苗,接种后可维持一年以上的免疫时间;脑膜炎双球菌又怕冷、怕热、厌氧的特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同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流脑患儿;在流脑流行期间,每天吃1--2瓣生大蒜,早晚用淡盐水漱口;如与患儿接触的人可按医嘱口服磺胺类药物预防。

2.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症状:发热、腮腺肿胀疼痛。

潜伏期:14—21

流腮的病原体: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该病的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和早期患儿,主要为唾液飞沫吸入,侵入口、鼻粘膜后形成病毒血症。

人群分布:发病年龄以5--9岁最多,1岁以内较少,成人少见。

 预防措施:注意讲究卫生,饭前要洗手,室内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一旦发现流腮患儿,立即隔离,直到临床症状消失;对于接触者应注意观察21天;对易感者可服用板蓝根冲剂,连用3--5天。

3.水痘

临床症状:起病急,往往先见皮疹,或同时发热及不舒适的感觉,皮疹以躯干、头、腰及头皮部位多见,四肢较少。

潜伏期:水痘潜伏期为10--24天,通常13--17天。

水痘的病原体: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人群分布: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预防措施:注意讲究卫生,饭前要洗手,室内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重点在管理好幼儿避免接触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让我们携起手来,在春天里精心呵护好家人和自己,做好各种流行病的预防工作!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0
地址: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699号 邮编:610100
建议使用IE浏览器 分辨率1024*768 蜀ICP 备05026981号